
全國高考結束日,長沙市召開了“新國風·新消費”人才創新創業故事分享會,火宮殿、文和友、黑色經典、茶顏悅色、果呀呀、楂堆、野肆月球等數十名長沙新消費人才代表齊聚一堂,分享自己在長沙創新創業、成長成才的故事,探討品牌長紅、人才集聚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羅纘吉發表了講話,對“新消費文創湘軍”打拼出彩的故事如數家珍,對長沙年輕人創新創業的精神不吝溢美之詞,更表達了對“共享老故事、譜寫新篇章”的殷殷期盼。現將講話錄音整理編發,供有緣之士共享共鳴。
在這浪漫的仲夏之夜、美麗的湘江之畔,非常高興同各位新朋友、老朋友一起相會。我們吹著長沙“想你的風”,賞著周末的星光燈影,品著“最撫凡人心”的美飲佳食,說著創新創業的故事,竟不知夜已深深深幾許,話相投緣千句萬句不為多。
今天的主題很聚焦,是“新國風·新消費”人才創新創業故事分享會。這大概是在一個月前就定下來的主題。十分湊巧的是,這與今年湖南高考作文題深度近似,大家應該都關注到了吧?三天前的作文題就是這么說的:“好的故事,可以幫我們更好地表達和溝通,可以觸動心靈、啟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可以展現一個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我一直在琢磨,主辦方是不是蒙中了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你們是不是想通過“湘江夜話”這種獨特的行為方式,我們大家一起集體創作一篇高考作文呢?長沙是一個盛產故事,尤其是人才創新創業故事的地方,大家是不是希望更多的故事分享起來、傳播開來,讓更多的人從中汲取故事的力量?
千真萬確,故事是有力量的。試想,你一杯奶茶,我一杯奶茶,悶頭喝奶茶,不還是一杯奶茶嗎?如果喝著奶茶,講著故事,你一個故事,我一個故事,我們不就擁有很多的故事,物質精神就有了雙重享受、雙份豐收。故事一串門,產生化學反應,相互提示、相互啟發,就能夠引領我們譜寫更多更新的傳奇。這就是故事的力量,分享共享的力量。
正是憑借這種精神特質,一幫年輕人以不被定義的青春,賦予消費新的定義,掀起一場“消費革命”。文和友將上世紀80年代的老長沙社區壓縮折疊,在現代商場里可以“秒穿”時空,年紀大一點的人在里面尋找童年的美食記憶,年輕人在里面找著爺爺輩的故事,妥妥的個性和創意。野肆將月球濃縮、復制、移植到我們湘江之畔,“天上一個月亮,地上一個月亮,水里兩個月亮”,圓了多少人的夢想,解了多少人的鄉愁。這樣的操作“很長沙”,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只要你敢想,山水洲城就有足夠的舞臺讓你起舞;只要你敢干,你的夢想就能在這方土地上開花結果。
當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市井文化完美交融,兩者便相得益彰,相互賦能,刮起“最炫民族風”。百年老字號火宮殿,將火廟文化、戲曲文化、飲食文化融為一體,實現了文化在新消費領域的“二次創新”。墨茉點心局品牌創立的初衷就是要打造一個完全屬于中國點心的品牌,他們的產品跟著二十四節氣走,原料注重應季食材;茶顏悅色以《西廂記》主角崔鶯鶯執扇圖為logo,作為市面上第一款國潮飲品風靡大江南北;還有當下非常流行的圍爐煮茶、新中式甜品,等等,主打的就是新國風與新消費的完美融合。讓年輕人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增強文化認同、文化自信,是我們長沙正在努力做的,也是將來還要繼續做下去的一個有益有趣的事業。
長沙開放包容、與時俱進,從不封閉、從不保守,古今中外、土洋老新都為我所用,所以能夠敏銳感知時代的脈搏,引領時代的潮流。
我們長沙的新消費,很多時候是要排著長長的隊等待的,而且一等就是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甚至幾個小時。年輕人很享用這種排隊時光,一邊等待,一邊玩著自拍,發著朋友圈,享受著、宣示著酷酷的、潮潮的存在。這是我等上了年紀者可能難以理解的,但我們可以多點換位思考,理解一部分人不太喜歡排隊,也要理解一部分人熱衷于排隊,這才是豐富多彩、包容互愛的世界。有人說長沙“新消費文創湘軍”是“廣電湘軍”的另一種傳承。我想,這兩者更多的是互相促進、彼此成就,媒體為消費經濟裂變式傳播提供平臺,消費經濟為媒體提供“越夜越長沙”的素材,這方面的結合文章大家都做得非常好,值得為大家點贊!
我經常跟年輕的朋友們交流一個話題,為什么這么多年輕人向往長沙、選擇長沙?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綜合起來,主要有這么幾條:
一是因為長沙的“兼容并蓄”,能為大家提供不被定義的未來。長沙特別懂年輕人,也特別寵年輕人。去年,常住人口增加18萬多,位居全國主要城市第一,絕大多數就是年輕人。現在,年輕人有很多標簽,比如“Z世代”“斜杠青年”等等,蘊含其中的就是不被定義、敢想敢闖的特質。而長沙也恰恰如此,岳麓山、湘江水、橘子洲、長沙城相互交織,天造地設的神奇組合,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城市品質。只要你來,便會擁有一方天地,你只管去闖,闖出了名堂,就有人為你鼓掌,為你喝彩。
二是因為長沙的“軟硬兼施”,能為大家提供豐富多彩的選擇。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發展之道一“軟”一“硬”。長沙不僅有“最撫凡人心”的人間煙火氣,更有“上天入地趕海”的科技硬實力。C919的起落架和機輪剎車、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海底采礦車鯤龍500等國之重器都是“長沙制造”,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電子信息、旅游、文創等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匯聚于此,天上飛的、路上跑的、地下鉆的、海里游的、網上聯的、云中算的,都代表了長沙的硬核度。“軟硬兼施”的產業結構,為年輕人干事創業提供了多種選擇,只要你肯拼,長沙總有一款適合你。
責編:周媛
初審:王珈 二審:周媛 終審:羅敏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